文/康寧護校幼保科兼任講師楊琳
1∼3歲的幼兒因身心正快速地發展,對於每件事都感到好奇,萬般諸事都想要「自己來」。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「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,應當讓他自己做」的教育原則,意即當幼兒有強烈表現「自我獨立」的欲望之際,師長當因勢利導,以建立其獨立完成事項的自理能力。
文/康寧護校幼保科兼任講師楊琳
1∼3歲的幼兒因身心正快速地發展,對於每件事都感到好奇,萬般諸事都想要「自己來」。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「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,應當讓他自己做」的教育原則,意即當幼兒有強烈表現「自我獨立」的欲望之際,師長當因勢利導,以建立其獨立完成事項的自理能力。
過年過節可不能失禮!
農曆年節是帶著小寶貝回家團聚的日子,見到許多長輩和親友,平常習慣只和爸媽相處的孩子顯得有些害羞、也不懂分享,這可讓父母感到汗顏,似乎顯示自己平時管教不周!西方哲學家羅素(B. Russell)曾說:「兒童的品行在六歲入學以前,已大部分完成了。」因此,在學齡前積極培養寶寶良好的說話與社交禮儀是刻不容緩的事,親愛的父母們,和寶寶一起建立最佳禮儀吧!
禮儀,是將身心教養成美好的樣子, 對父母來說,真正的用意,是要培養孩子有一顆體貼他人的心,懂得尊重和關懷他人,不讓自己的情緒為他人帶來困擾,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品格操守。而這樣的教養態度,即使是在最貧窮的家庭也能夠給予。
孩子時常說謊,你是不是覺得很生氣?很想動手修理孩子?「罵孩子不必大小聲」這本書中,建議家長在面對孩子說謊時,先別氣急敗壞,冷靜下來,給孩子一個沒恐懼的環境,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一起討論、分析,讓他知道錯在哪裡,然後加以修正。在沒有責備的環境下,孩子會知道,其實他根本就沒有說謊的必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