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染途徑 現有資料顯示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傳播方式應與一般流感病毒類似。主要是透過大粒子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間傳播。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及體液(腹瀉糞便)應視為具由潛在傳染性 潛伏期 潛伏期並不清楚,可能的範圍是1-7天,最可能是1-4天。 傳染期 一般認為新型流感感染者在發病前一天到發病後7天被視為具有傳染性。兒童,特別是年幼的兒童,傳染期可能長達10天。 臨床表現 無嚴重併發症之新型流感病人會出現發燒、畏寒、頭痛、上呼吸道症狀(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呼吸急促)、肌肉痛、關節痛、疲勞、嘔吐、或腹瀉等症狀。 在紐約市,95%的新型流感患者符合類流感病例定義(主觀發燒加上咳嗽和/或喉嚨痛)。 併發症 新型流感的併發症與季節性流感類似,如加重慢性疾病、上呼吸道疾病(鼻竇炎、中耳炎、哮吼)、下呼吸道疾病(肺炎、細支氣管炎、重積性氣喘)、心臟(心肌炎、心包膜炎)、肌肉骨骼(肌肉炎、橫紋肌溶解症)、神經(急性和感染後腦病變、腦炎、熱痙攣、癲癇重積狀態)疾病、毒性休克症候群與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或敗血症等。 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 5歲以下的兒童; 65歲或以上的老人;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的兒童和青少年(18歲或以下),以及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能併發雷氏症候群(Reye syndrome)的高危險族群; 孕婦; 有慢性肺、心血管、肝、腎、血液、神經、肌肉、或代謝疾病的成人和兒童 (包括氣喘、鐮刀型貧血症、糖尿病,但高血壓除外); 免疫抑制(包括因藥物或愛滋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)的成人和兒童; 護理之家和其他慢性照護機構住民。 節錄自:疾病管制局 H1N1新型流感臨床治療指引 H1N1新型流感危險徵狀為何? 發布單位:衛生局疾病管制處|發布日期: 2009-08-19 大部分感染H1N1新型流感者,症狀多為輕微,且一週內會痊癒,即使不需特殊特殊治療亦可康復,故大多數人可以在家裡休養。惟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迅速轉為重症,所以臨床醫生、病患及家庭照護者應對病情轉換之危險徵兆提高警覺,以及早就醫積極治療,避免轉為重症。危險徵兆如下: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嘴唇發紫或變藍、血痰、胸痛、意識不清、高燒3天、低血壓。兒童危險徵兆包括呼吸急促或困難、嗜睡、精神不濟及玩耍意願降低等,亦應特別注意。
- Sep 01 Tue 2009 08:05
認識H1N1 新型流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