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市場譽為「期貨天王」的張松允,在退伍後曾當過一個月的送貨員,某天當發現退伍前買進的一支股票,才1個月竟漲了1倍,比送貨1年的薪水還高,於是他瞞著家人辭去工作,當起「專業投資人」。

 

一開始什麼都不懂,於是張松允上午窩在號子、下午研究股票,還四處參加股市講座。隔年大盤一路從4千多點漲到8千多點,指數漲了一倍多,但是張松允的財富卻一點也沒增加。因此他改弦易轍,股票只要漲停就追買,跌就立刻賣。這種投資策略和理財專家所說的「切忌追高殺低」,完全背道而馳。但張松允認為:「股票如果漲停還有買盤的話,買進的力量會更強大。」

 

張松允的操作策略,完全是「看市場」,市場往什麼方向,跟著市場走就對了。畫K線圖、做技術線型分析完全沒用,它不會告訴你哪一支是飆股,但市場會告訴你。

 

華爾街投資大師彼得林區曾說:「決定投資人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,也不是上市公司,而是投資者本人。」投資最難在於:如何克服貪婪與恐懼的人性。張松嚴守操盤紀律,「賠錢就立刻出場,賺錢則繼續加碼。」他從不設「停損點」,只要發現操作錯誤就立刻認賠出場,這就是壁虎求生的精神:可以受傷,不能沒命。只要有資金,就永遠有機會。」

 

操盤紀律之外,資金控管也很重要。他堅持「有兩口糧,只吃一口飯」,以免曝險部位過大。「其實資金多寡不是問題,判斷對錯才重點,做對了就可以讓錢變得更大。」

 

在股市裡,張松允從20萬漲到1億,但讓他從1億飆到20億元的關鍵,卻是在期貨市場。高槓桿操作的期貨波動大、輸贏快,賺錢機率小於5%,難度遠高於股票,不過,一旦賺錢的話,就是「大錢」了。

 

金融市場人人平等,不因學歷高而占優勢,但進入前應先問自己:願意花多少時間投入?願不願意調整自己去適應市場?「當步伐與市場一致時,你就會賺錢。」張松允強調,賠錢是一種過程,重點是有沒有從中學到經驗,「假如沒有的話,就不適合進入這個市場,就算錢再多也會賠光。」

 

想在金融市場成為贏家,真正考驗的還是人性。張松允能打造20億元的身家,或許可以說是他打敗人性的最佳成績單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kkychen 的頭像
    nikkychen

    妮姬 の小部

    nikky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